图片 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_网络版金鲨银鲨|官网游戏APP下载*

网络版金鲨银鲨|官网游戏APP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文学 > 现当代文学 > >

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未知 | 作者:网络版金鲨银鲨|官网游戏APP下载* | 本文已影响
      摘要:关于中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到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宗旨,发挥和承担什么样的功能,最终达到什么样的培养目标,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达到这样的目标,历来众说纷纭。本文结合以“中国文学史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为课题的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中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应该遵循夯实基础、守正出新的宗旨;努力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现象的发现能力、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对于文学特征的把握能力,以及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表达能力;采取弥补缺失、强化训练的手段,通过基本功与基本素质的训练、问题意识的训练、学术史意识的训练、课题研究的训练,使中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中国文学的精髓内化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创新性思维
  
   中国文学史课程是高等院校中国语言文学系大学本科的基础核心课程,由于它承担着其他基础课程无法取代的传承传统文化、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的综合性、多样性使命,所以历来在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体现在中国文学史课程设置的课时最长、学分最多,也体现在教师的重视和投入程度最大等方面。但是,关于中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到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宗旨,发挥和承担什么样的功能,最终达到什么样的培养目标,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达到这样的目标,历来众说纷纭。这里,本人结合以“中国文学史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为课题的教学改革实践,对以上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一、宗旨:夯实基础,守正出新
  中国文学史教学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遵循什么宗旨?我认为应该是夯实基础,守正出新。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强调夯实基础,入门须正。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尊重传统、遵守规范并不矛盾,因为创新从来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在当今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大背景下,通过讲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特别是中国文学演进过程中的相关具体事例,向学生说明继承与创变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树立正确的中国文学史观乃至文明史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从陈子昂对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的呼唤,到中唐元稹、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再到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等领导的唐宋古文革新运动,这些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事件或诗文革新运动,每次都是打着“复古”的旗号进行的。其中就贯穿着“把历史工具化”的“尊古重史”的传统。与此并行不悖的是“人格化的历史传统”,即“把历史人格化”,以史为美,从而法先王、追前贤,推崇某种理想人格以及由这种理想人格所生成化育的一切。在这里,对人格理想的追求造成了尊古重史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而理想人格本身的意象性、多义性,则造成了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独特机制——以复古为革新,托古以行其道[1]。在中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上述中国文化发展和文学史演进的实际事例,向学生说明夯实基础,入门须正的道理,应该有充分的说服力。
  二是强调了解前沿,守正出新。创新的实现途径是考镜源流、品评得失。只有在了解学术史,遵守学术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践,方能做到真正的推陈出新,而不致流于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当前学术界气氛活跃,成果众多,如果单纯为了追求更新知识而不加选择,一味向学生宣讲或灌输所谓“新观点”、“新理念”,忽视甚至放弃有关学术史和学术规范意识的培养,就会偏离“守正出新”的轨道,从而使所谓的创新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守正出新”,原本是目前大学普遍使用的中国文学史教材的主编者袁行霈先生在主持编写四卷本《中国文学史》时提出的。他说,所谓“守正”,首先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贯彻批判继承的精神,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是吸取已有的各种文学史的编写经验,吸收各方面新的研究成果,使这部书能够体现当前的研究水平。所谓“出新”,就是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挖掘新的资料,采取新的视角,做出新的论断,力求有所突破和创新,并把学生带到学术的前沿[2]。这里的“守正出新”,虽然是就教材编写而言的,但中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实践,无疑应与该课程教材的编纂在精神上一致相通。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把“夯实基础,守正出新”作为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遵循的宗旨,既是专业教学的内在规定,也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二、目标:几个能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的养成,是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我们过于重视知识和概念的传授,忽略了在传授知识和概念的同时,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效果不显著、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近来,随着国家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的出台,创新思维与创造型人才的关系等问题,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和热议。如教育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创造性的实质,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这个定义既指创造或创新的过程,又指创造或创新的产品,也指创造或创新的个性特征”。从这一实质出发,创造性人才可视为创造性思维加创造性人格,创造性学习、创造性教育和创造性人才培养是整个教育过程的核心环节[3]。
  事实上,无论是创新思维还是创造型人才,其教育过程都要落实到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具体到中国文学史课程,我认为,起码要重视以下几种能力的培养:
  (1)对于文学现象的发现能力。指对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区别的判断力。文学边界的模糊性,在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和学术界热议的问题,因为文学的存在形态已经与古代不同了,文体的泛化很具普遍性。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也同样以某种形态存在着。中国古代文章的体裁多至几十种,其间文学性与非文学性的文章相互杂糅在一起,以致需要进行“文章辨体”,就是明证。因此,通过文学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产生和经典作品的积淀过程,对于提高学生发现文学现象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和有意义。
  (2)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无疑是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和“看家本领”。一部作品拿来,特别是在没有可参照评论资料的情况下,如何综合个人、时代、文体等因素,对其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做出正确和恰当的判断,是对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和专业素养的极大挑战。就像文物鉴定专家那样,不仅要做到果断自信地一锤定音,而且其间的奥妙还要能向外行人说出来,讲明白。它包括两个环节,一是鉴别和鉴定,二是品评和欣赏。通过中国文学史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对于帮助他们将来从事独立的科研活动或者教学等实际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对于文学特征的把握能力。这是指对作品文学性的概括和把握能力。要使学生明白,文学的概念、范畴、体系与文学现象、文学作品具有某种对应关系,而且运用到不同的文体(诗词、散文、小说、戏曲)上,相关的话语、核心词各不相同。如何判断一个人对作品的文学性具有概括和把握能力呢?我认为最实际简洁的标准,就是看他对各种文体批评话语体系了解的多寡,以及对各种文体批评话语运用的熟练程度。所以,在中国文学史的课程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特征的把握能力,还要适当地穿插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内容,如诗话、词话、文话、小说评点等等。
  (4)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表达能力。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而言,文学批评和研究的话语具有特殊性,其突出的特点是思理为筋骨,感性为血肉,而表达能力则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实施有计划的专门训练过程中,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白,文学批评和研究的话语表达是可操作、能模仿、有规范的;另一方面,又要特别强调独立思考,个性张扬,力戒八股。
三、手段与内容:弥补缺失,强化训练
  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在弥补缺失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是达到以上目标的基本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
  (1)背诵,赏析,使用工具书——基本功与基本素质的训练。一是开展背诵经典活动,弥补课堂教学中的原典缺失。在国学热浪潮中,“元典”一词频频出现。它强调的是典籍对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所具有的根本而又深远的影响意义,而这里的“原典” 则强调典籍所保有的未经论释或迻译的原始的性质,二者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不应混淆。具体落实环节是:学期一开始就布置必背篇目,以后随时进行课堂测验,并在期末考试题中体现考查内容(如填空、默写题,另外,论述题中引用经典原句的多寡及其恰当程度,也是判分的重要依据)。此外,结合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的建设,定期举办长诗背诵大赛,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间,领略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永久魅力,挑战自我,完善知识结构,从中获得多方面的启迪和教益。
  二是进行赏析文章写作训练,弥补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缺失。具体落实环节是:教师在课外辅导时,举例讲解中国文学鉴赏的基本要素、写作的基本范围和基本路数,使学生感到,即使是最能体现作者个性的赏析文章,也是有章可循、具有操作性和写作规范的,同时提倡百花齐放,鼓励学生写出真性情。同样也是在学期一开始就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作品和拟定题目,选择对象以标志性作家和标志性作品为主,也可以选择非热点作家作品,要求撰写不少于一千字的赏析文章,期末交稿,计入平时成绩。在课外辅导时,就已交的赏析文章进行讲评。
  三是讲解文学史料的搜集方法和工具书使用的基本知识和要领,弥补以往文学史教学中忽视史料和工具使用的缺失。具体的落实环节是:教师在课外辅导中进行专题讲解,在布置赏析作业时说明具体的考查要求。
  (2)探究式学习方式——问题意识训练。受目前中学教材以课题式展开基本原理阐述的改革思路启发,尝试在大学课堂以课题探讨的方式,展现中国文学史上某些成说的推导和演进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弥补中国文学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缺失。如在讲解宋诗特征、南北宋词的区别时,尽量采取这种方式。这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很有帮助。
  (3)扩大阅读,触摸理论——学术史意识训练。指定课外阅读书目,其目的是使学生知晓除了教材所展现的文学史形态外,还存在着另一种文学史景观;通过阅读参考书目,了解和接触学术前沿,梳理文学史上的相关问题,比如南北文风、情景关系、文体互渗、香草美人、拟言代答等等,弥补中国文学史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缺失。具体的落实环节是:在课外辅导中,推荐数种精选的阅读书目,以概论性的著作为主。如袁行霈的《中国文学概论》、傅璇琮、蒋寅总主编的七卷本《中国古代文学通论》等,分别介绍每部书的内容和特点,指出需要重点关注和阅读的部分。
  (4)写作论文,重视规范——课题研究训练。通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使学生完整地经历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以弥补中国文学史课堂教学中的规范训练缺失。在强调遵守学术规范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和创新实践活动的热情。其中,面谈和修改论文是不可或缺的指导环节。面谈应以启发式为主,重在引导和质疑;论文修改以强化规范为主,重在操作和实效。
  四、效果与思考
  (1)教学效果和相关评价。
  贯彻实践上述教学改革思路的结果,使得有关中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包含了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两个部分。在学生对于2010年秋季学期“中国文学史•宋元文学史”课程的教学评估中,主观反映和相关评价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教学特色。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是:进步、收获、完善、开拓、掌握方法。以下摘录几段学生的主观反映和相关评价(摘自“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史课程修习报告”,授课对象为2008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一是在古文阅读方面,对文言文的语法、字词等有了更好的理解,也是对古代汉语知识的再复习巩固。二是在古典诗词的背诵方面,大量的背诵篇目不但增强了我们的文学素养,更令我们在写作中言之有物。三是在相关历史了解方面,文史不分家,理解一篇文学作品,总是要结合创作的历史背景来看的,培养合理的有广度与深度的历史赏析观有助于对文学的把握。我也从整体上了解把握此阶段的作家作品流派、思想等知识,完善了知识体系。”
  “提高了我从整体上对词进行赏析、比较和评价的能力,在诗词鉴赏上得到了提升。通过老师布置的宋词鉴赏作业,我对宋词的赏析方法、分析步骤及格式有了准确的认识,收获很大。”
  “课下辅导确实对我们古代文学的学习起了很大的作用,老师会讲很多有益处但课上没时间讲的知识。推荐的参考书目让我们在课外阅读时不会毫无方向可循,也不会因为太艰涩而无法理解。诗词鉴赏和论文写作,提高了我们的鉴赏水平和写作能力。”
  “学习到了如何去鉴赏一部文学作品,并且了解到站在文学史角度去学习作品的重要性。此外,本学期接触了许多好书,从书中看到了历代名家对文学作品的评论、鉴赏,对我自己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拓展学习思路,很有帮助。总之,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对学习古代文学有了更多的兴趣。”
  “本课程完善了我们的知识体系,提高了文学素养,升华了文学底蕴,积累了文学常识,加强了文学理解及运用的能力水平,增加了对中国古代文学以及历史的了解,令人受益匪浅,感慨颇多。老师学术精致,理论高深,知识广博,治学严谨,并勤于与同学们沟通交流,较好的介绍了本学期的重点研究领域及成果和主要研究思路,给准备考研的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与帮助。”
  “老师每次辅导都很用心负责,方法严谨又灵活。不光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积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传授方法。我们从中了解了许多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的内涵,觉得这样的辅导很有意义。”
  可见,基于上述思路对于中国文学史课程的教学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2)有关“教学双推进”计划的思考。
  首都师范大学自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在本科教学范围内实施了“教学双推进”计划。该计划旨在加大教师的教学投入和学生的学习投入,它的实施在客观上导致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某种程度的改变。从而,这里就有个如何处理教学投入和学习投入以及二者的关系问题。
  我认为,加大教师的教学投入,与科研并不构成互相对立的矛盾。尽管在以往强调科研和学科建设时期,曾经把教师分为科研型和教学型两大类,以期多出科研成果。但事实证明,讲课质量高、效果好的老师,同时也往往是科研做得好的老师。因此,应该把科研作为带动和推进教学改革的动力,通过课程建设和精品教材建设,积极推动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
  至于加大学生的学习投入,首先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营造敬畏学术、努力向学、独立思考的学习氛围。其次是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广阔性、多元性和趣味性,使同学们明白这样的道理:学习的场所应该不限于教室,学习的内容也不应该仅仅限于课业和考试,应该是从教室走向图书馆,走向学术实践,最终走向社会实践。总之,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教师的教学投入才能收到实效,中国文学的精髓才能内化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自力. 清淡的歌吟——中国古代清淡诗风与诗人心态[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11-12.
  [2] 袁行霈. 守正出新及其他——关于中国文学史的编写与教学[J]. 中国大学教学,1999(6):7-11.
  [3] 林崇德. 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再构[J]. 中国教育学刊,2010(6):1-4.

网络版金鲨银鲨|官网游戏APP下载*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